
记山西分会第三届蝎毒疗法治疗疑难病特色培训班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出自于孔子的《论语》,千古名句,代代相传。
中学语文教材中对于《论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e)乎?”的注解翻译:“学习并经常温习,不是很快乐的事吗?”这是最歪曲的解释。且不说这与“温故而知新”的思想境界相去甚远,表现的是“读死书、死读书”的机械活动,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又怎么会让普遍的大众体验到快乐呢?
“学”字在古汉语的语境,《广雅》和《说文》有语,前者说“学,识也。”后者说:“学,觉悟也。”考察年代与春秋时期较为接近的古代典籍,“习”作动词用时,全部与肢体活动有关,主要用来表示动作模仿,如“习礼、习战、习射、习用干戈”等等,表达“演练、演习”等含义。
可见,孔子在“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e)乎?”这句话中,要表达一种境界的提升,一种行为的变化,从“学”到“习”的过程,隐含一种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从思想到行为的一种归依。
只有学到的能用得上,才能体现学习的价值,在实践中体验成就感;“学以致用”才是孔子提倡学习的根源和出发点。学习者能在实践中实现自己的价值,能不快乐吗?在实践中验证并丰富对真理的领悟,能不快乐吗?在实践中施展自己的才学、实现自己的理想与抱负,能不快乐吗?这才是孔子“乐”的真谛!
“蝎毒疗法”的学习,亦是如此。课程的学习,是理论知识的掌握,临床实践中才能掌握疑难治疗的真谛,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体会疑难病患者治愈的快乐。2017年8月17-18日,中华汉方疑难病专家委员会山西分会第三届蝎毒疗法治疗特色培训班上,他们如是说:
石楼县霍光文大夫,跟随中华汉方奔赴全国各地参加了《蝎毒疗法治疗疑难病高级研修班》、《蝎毒疗法治疗疑难病—疼痛专科班》、《蝎毒疗法治疗疑难病——中药基础提升班》、《蝎毒疗法治疗疑难病—心病、脑病专科班》、《蝎毒疗法治疗疑难病——妇科专科班》、《蝎毒疗法治疗疑难病——贺氏三通针灸提升班》、《蝎毒疗法治疗疑难病——舌诊、脉诊提升班》的学习,同时山西分会举办的蝎毒疗法学习,次次到场学习。霍光文大夫深信“人不光是靠他生来就拥有一切,而是靠他从学习中所得到的一切来造就自己,而是靠他在实践中获得的一切来升华自己。”
岢岚县张贤明大夫,与妻子二人先后学习“蝎毒疗法”,夫妻双修、伉俪同行,并在临床实践中互帮互助、发挥各自所长,使疑难病的治疗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他们也对“蝎毒疗法”有了根深蒂固的认可,看到一例例疑难病患者被自己治愈的快乐,自己岂不乐哉。
太原王继莲大夫,同霍光文大夫一样,一次次地奔赴全国各地参加了蝎毒疗法治疗疑难病高研班、各类专科实战班、名医提升班的学习。一次次的学习,一次次的提升;一次次的实践,一次次的升华。“如果说,初接触时会有种种疑问、会遇到种种问题,但磨砺过了,也就真正意义上认识了蝎毒疗法,在疑难病的治疗上也就更能得心应手。”王继莲大夫以自己的经历,向大夫们讲述经验。
交城李韶辉大夫,虽然接触“蝎毒疗法”的时间不及霍光文和王继莲大夫,但在临床应用上,他不甘落后,目前,他已治愈了数十例疑难病患者。临床实践是他的“战场”,一例例治愈的患者,是他的收获。实践让他对疑难病的治疗更具信心,对成为一方名医更具自信,对造福一方百姓更具自豪感。
会上,姬承武教授为大夫们讲授蝎毒疗法治疗疑难病的理论知识,为大夫们临床实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会上,韩亚锋秘书长为大夫们讲述中华汉方疑难病专家委员会的平台优势,为大夫们开展临床实践提供了完善的保障。
实践是学习的延伸,临床是知识得以实践的基地。若是有人问你一厘米有多长,那我们就可以通过拿到尺子度量才知道;路途有多远,我们只有通过行走才知道;蝎毒疗法效果如何,临床实践会告诉你答案。医学中的经验,都需要我们临床实践的累积,我们实践过了,才能从容应对各种疑难病的困扰,我们实践过了才能真正体会治愈的乐趣。

蝎毒之父

姓名:刘冠军
现任中华汉方疑难病专家委员会总会会长、河南省汉帝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东亚钳蝎研究所所长、中国医药新闻信息协会中医药临床分会常务副会长、国际心脑血管康复协会特聘专家;2000年创建著名的东亚钳蝎研究所,专门从事“蝎 毒与心脑血管病”的课题研究。飙风1号的研制人,研制的飙风1号曾获国家科技部门科技进步奖、高科技产品证书,鉴于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中的特殊贡献,2008年3月被“国际心脑血管康复协会”聘为特聘专家.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371-6019-0650
咨询热线:400-7766-580
传 真:0371-6019-0620
E-mail:hanguang696@126.com
地 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路未来路曼哈顿商业广场